mn13鋼板中硅對高錳鋼性能的影響較為復雜,總的說來,隨著硅含量的增加,屈服強度有明顯提高,抗拉強度變化不多,塑性和韌性有明顯降低。主要是因為硅降低碳在奧氏體中的溶解度,提高碳的化學位,較強烈地促使奧氏體中的碳脫溶,提高碳化物析出傾向。另外,硅還有改變碳化物形貌的作用,當硅含量較低時(如w(Si)=0.2%),碳化物常呈針片狀,而硅的質量分數增加至0. 8%時,碳化物則呈塊狀。
因此,普通高錳鋼中硅的質量分數通常控制在0. 3%~1.0%,應用于高沖擊工況下的高錳鋼鑄件和結構復雜的高錳鋼鑄件。優質高錳鋼中硅的質量分數宜控制在0. 3%~0. 8%,特別是碳含量超過1.2%(質量分數)的高錳鋼鑄件,其硅的質量分數更應控制在0.6%以下,否則極易出現尺寸較大的塊狀碳化物,損害高錳鋼的力學性能。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在厚斷面鑄件(大于120mm)中,硅對韌性的危害可能會是災難性的。硅能加劇碳元素的偏析,使晶界上碳化物增多,惡化高錳鋼韌性,此時硅量不宜太高,甚至可以看作雜質,建議將硅的質量分數控制在0. 5%以下。
錳碳含量比是指高錳鋼中錳元素的質量分數與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的比值。錳碳含量比在一些國家的標準中做了規定,如英國標準( BS 1457)規定高錳鋼的錳碳含量比應大于10,前蘇聯國家標準( ΓOCT 8294)中,有些牌號規定錳碳含量比≥8,我國一些部頒標準曾規定錳碳含量比≥9,個別要求錳碳含量比≥10。通常錳碳含量比控制在9~11。
但是,我國國家標準(GB/T 5680-2010)、美國的ASTM A128和ISO 13521中,都對錳碳含量比未作規定。提出錳碳含量比概念對指導高錳鋼生產具有一定的意義,但要求所有高錳鋼鑄件的錳碳含量比都符合某一要求也不妥當,目前的發展趨勢是對高錳鋼的錳碳含量比不作硬性規定。
在高錳鋼生產實際中,合理選擇錳、碳含量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首先要確定碳含量,對于厚重的、承受高沖擊載荷的、添加鉻、鉬等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高錳鋼鑄件,應選擇較低的碳含量,如w( C)=0.9%~1.1%;小而薄、沖擊載荷小、要求抗磨能力強的高錳鋼鑄件,宜選用較高碳含量,如w(C)=1.2%~1.4%。碳含量確定后,再確定錳含量,此時可參考已有的錳碳含量比范圍確定錳含量。通常碳含量偏于規格下限時,可選用較高的錳碳含量比,反之則選用較低錳碳含量比。
關于mn13高錳鋼中硅、錳碳含量應該怎樣控制?山東源達旺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山東源達旺是一家專業的耐磨板銷售廠家,專注于耐磨鋼板、高強板的銷售,實力雄厚,質量有保證,歡迎廣大客戶前來咨詢訂購或來廠考察。
如果您對“mn13高錳鋼中硅、錳碳含量應該怎樣控制?”還有任何疑問?
請致電咨詢24小時免費熱線:0635-8819009,或在線咨詢我們客服
我們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lovedarling.cn [網上預約價格更優惠]